船舶智能Ai行为分析综合管理平台
系统概述
船舶在航行、作业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但在实际航行与作业中往往会因为人为的疏忽,发生事故,导致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实现不安全状态和行为智能预警,起到有效防范作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此,赛可灵基于AI智能技术赋能视频监控系统,将被动变为主动,真正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常态检测、事后规范管理。通过安装在作业现场的各类监控装置,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能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机、物、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助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安全化生产、智慧化监测。
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计划强调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的融合创新与推广应用。
2022年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利用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推动基础设施与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提供体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务。
2022年工信部发布了《新时代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强调积极挖掘并开放一批应用场景,以用促研推送智能技术产品落地与迭代,推动建立软硬一体、上下游联动的产业生态体系。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人工智能+”,强调通过新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为领域带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发布了船舶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指南(1.0)。
1.1 编写依据
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20145 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GB/T 2507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 3836 爆炸性环境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国内航行油船、气体运输船、化学品液货船及客船的船舶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其他船舶可以参照适用。
(1)AIS 系统: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简称。
(2)船舶智能监控系统: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船舶营运期间拍摄的船上活动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和运算,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序列图像自动分析,对监控场景中的船舶、船员、旅客、车辆活动进行定位、识别和跟踪,在此基础上判断不安全行为,并发出警报或提供有用信息。船舶智能监控系统由视频监控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终端和管理平台组成,简称监控系统。
(3)智能监控系统终端:指在船舶上前置安装使用具备边缘目标检测能力的硬件设备,能自动监测识别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并具备在无以太网环境下实现相关告警功能,简称终端。
(4)管理平台: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以信息处理和传输为手段,对组织内外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输、储存、利用和展示的系统。
(5)告警模型:指船舶航行、停泊与作业过程中船舶、船员、旅客、车辆违反相关安全法规、技术规范等规定的行为类别。
(6)正检:指现场告警和远程告警均正确且在“识别和告警总延迟”时间内的事件。
(7)漏检:指未触发告警或在“识别和告警总延迟”时间外触发告警的事件。
(8)误检:指触发错误告警或告警信息有误的事件。
(9)检出率:指正检数与真实事件数(正检数与漏检数之和)的百分比。
(10)准确率:指正检数与检出事件数(正检数与误检数之和)的百分比。
各行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顺应“人工智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努力推进施工作业智能化管理。通过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施工作业安全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推动安全监管的智能化升级。
AI视频智能监控分析系统采用AI视频分析、深度学习、目标跟踪等技术实现现场风险智能识别、预警,减轻安全监管人员负担,完善技防模式,提升对现场违章行为和风险隐患的研判和管控能力。